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如何补释资料?

作者:华沛凯时间:2023-07-23 13:51:20

导读:" 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著名故事,讲述了烛之武在秦朝时期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成功地击退了秦朝的侵略军队。这一故事被广泛传颂,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敢,也反映了秦朝的残暴和专制。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故事,人们常常使用PPT课件进行讲解。然而,在使用PPT"

  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著名故事,讲述了烛之武在秦朝时期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成功地击退了秦朝的侵略军队。

  这一故事被广泛传颂,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敢,也反映了秦朝的残暴和专制。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故事,人们常常使用PPT课件进行讲解。

  然而,在使用PPT课件进行讲解时,如何补充释放资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案:。

  1.添加历史背景资料:在PPT课件中,可以添加一些关于秦朝的历史背景资料,包括秦朝的统治特点、社会状况、军事力量等等。通过这些资料,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烛之武在秦朝时期所面临的环境和挑战。

  2.插入地理环境资料: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可以通过插入相关的地理环境资料,如地图、地形图等等,来展示这一地区的地理特点。这样一来,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烛之武在战斗中所面对的地理环境。

  3.引用历史文献资料:在PPT课件中,可以引用一些历史文献资料,如史书、古代文献等等,来证明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的真实性和重要性。通过这些资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故事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4.添加相关艺术作品资料: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传颂,并且在文学、戏剧、美术等艺术形式中得到了表现。在PPT课件中,可以添加一些相关的艺术作品资料,如诗歌、戏剧剧本、绘画作品等等,来展示这一故事在艺术领域的表现形式和影响。

  5.引用相关学术研究资料: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学者对这一故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在PPT课件中,可以引用一些相关的学术研究资料,如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等,来介绍不同学者对于这一故事的观点和解释。

  总之,通过以上的解决方案,可以在PPT课件中补充释放烛之武退秦师故事的相关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故事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文化价值等方面。这样一来,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这一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故事。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

  导语:孙子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看来“三寸不烂之舌”在乱世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今天就让我们重新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感受这千古不朽的语言的魅力。

点击下载文件:烛之武退秦师p

  《烛之武退秦师》

  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伏滚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慎厅备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蒐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蒐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

  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

  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宽毁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

高考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文学常识: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左传》全称《春

    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首仔指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

  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以《春秋》为本,者配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二)指出下列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共其乏困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秦伯说

  5.失其所与,不知

  (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吾不能早用子

  2.是寡人之过也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4.行李之往来

  5.夫晋,何厌之有

  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7.亦去之

  (四)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

  1.烛之武退秦师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晋军函陵

  4.夜缒而出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6.越国以鄙远

  7.邻之厚,君之薄也

  8.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朝济而夕设版焉

  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1.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2.阙秦以利晋

  13.与郑人盟

  14.因人之力而敝之

  15.以乱易整,不武

  (五)一词多义

  1、实词:

  鄙

  ①蜀之戚瞎鄙有二僧——《为学》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③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昭公十六年》

  ④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⑤言语粗鄙

  许

  ①许君焦、暇……——《烛之武退秦师》

  ②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④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大铁椎传》

  ⑤相去复几许——《孔雀东南飞》

  微

  ①国势衰微

  ②微言大义

  ③人微言轻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⑥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⑦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敝

  ①侯生摄敝衣冠——《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敝人

    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资治通鉴》

  ④因人之力以敝之——《烛之武退秦师》

  辞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桃花源记》

  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③辞不赴命——《陈情表》

  ④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

  过

  ①过秦论——《过秦论》

  ②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④一日,大母过余——《项脊轩志》

  说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③秦伯说——《烛之武退秦师》

  ④范增说项羽——《鸿门宴》

  知

  ①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③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

  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从

  ①公从之——《烛之武退秦师》

  ②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④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⑤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

  ⑥旦日,客从外来——《邹忌讽齐王纳谏》

  ⑦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亡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虚词

  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以乱易整

  而

  ①今急而求子

  ②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③夜缒而出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⑤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之

  ①公从之

  ②唯君图之

  ③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④是寡人之过也

  ⑤夫晋,何厌之有

  ⑥辍耕之垄上——《隆中对》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君知其难也

  ③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④吾其还也

  ⑤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⑥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⑦于乱石间泽其一二者扣之——《石钟山记》

  ⑧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⑩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记》

  且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③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④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⑤臣死且不避——《鸿门宴》

  ⑥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⑦存者且偷生——《石壕吏》

  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⑨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

  若

  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④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⑤吾儿,久不见若影——《项脊轩志》

  (六)指出句式特征

  ①是寡人之过也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因人之力以敝之,不仁

  ④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⑤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⑥若亡郑有益于君

  ⑦夫晋,何厌之有

  (七)固定结构积累

  “所“字结构形式:所 动词

  ①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知道的)

  ②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没有害处的)

  ③失其所与(结交的同盟者)

  答案: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

  (一)文学常识: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

  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二)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语气词)

  2.共其乏困(共,通“供”,音gōng,供给)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减少)

  4.秦伯说(说,通“悦”,音yuè,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音zhì,明智)

  (三)古今异义:

    1.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义:指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今义:指儿子)

  2.是寡人之过也(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人;今义:

  请客的主人)

  4.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5.夫晋,何厌之有(厌,古义:满足;今义:讨厌)

    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多用于外交场合)

  7.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四)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退,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撤兵)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数词用作动词,从属二主)

  3.晋军函陵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4.夜缒而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

  6.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国,指郑国)

  7.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容词用作动词,变雄厚;薄:形容词用作动词,变薄弱)

  8.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用作名词,缺少的资粮)

  9.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

  封,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肆:形容词用作动词,延伸,扩张)。

  11.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

  12.阙秦以利晋(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

  13.与郑人盟(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

  14.因人之力以敝之(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衰败)

  15.以乱易整,不武(乱:形容词用作名词,散乱之师;整:形容词用作名

    词,严整之师。武:名词活用作动词,符合武德)

  (五)一词多义

  1、实词:

  鄙

  ①蜀之鄙有二僧(边远的地方)——《为学》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庸俗,鄙陋)——《曹刿论战》

  ③我皆有礼,夫犹鄙我(看不起,轻视)——《左传?昭公十六年》

  ④越国以鄙远(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烛之武退秦师》

  ⑤言语粗鄙(粗俗)

  许

  ①许君焦、暇……(答应,听从)——《烛之武退秦师》

  ②杂然相许(赞同)——《愚公移山》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约数)——《小石潭记》

  ④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表处所)——《大铁椎传》

  ⑤相去复几许(约计的数量)——《孔雀东南飞》

  微

  ①国势衰微(衰败)

  ②微言大义(幽微,精妙)

  ③人微言轻(形容词,轻微)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连词,如果没有)——《岳阳楼记》

  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连词,如果没有)——《烛之武退秦师》

  ⑥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口技》

  ⑦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副词,稍微,略微)——《卖油翁》

  敝

  ①使史更敝衣草屦(坏,破旧)——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侯生摄敝衣冠(破旧)——《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敝人(谦词)

    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惫)——《资治通鉴》

  ④因人之力以敝之(损害,衰败)——《烛之武退秦师》

  辞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烛之武退秦师》

  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借口)

  ③辞不赴命(辞谢)——《陈情表》

  ④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

  过

  ①过秦论(指出……过失)——《过秦论》

  ②是寡人之过也(过错)——《烛之武退秦师》

  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过分,太甚)——《小石潭记》

  ④一日,大母过余(访问,探望)——《项脊轩志》

  说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桃花源记》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捕蛇者说》

  ③秦伯说(说,通“悦”,高兴)——《烛之武退秦师》

  ④范增说项羽(shuì,劝说)——《鸿门宴》

  知

  ①君知其难也(知道,了解,懂得)——《烛之武退秦师》

  ②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音zhì,明智)——《烛之武退秦师》

  ③官知止而神欲行(知觉,感觉)——《庖丁解牛》

  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识别,分辨)——《马说》

  从

  ①公从之(听从,答应)——《烛之武退秦师》

  ②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跟随,跟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向……学习)——《论语》

  ④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追赶,追随)——《狼》

  ⑤弟走从军阿姨死(参加)——《琵琶行》

  ⑥旦日,客从外来(自,由)——《邹忌讽齐王纳谏》

  ⑦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读zòng,合纵)——《过秦论》

  亡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灭亡,动词)——《烛之武退秦师》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烛之武退秦师》

  2、虚词

  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表因果,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而,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目的,来,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⑥以乱易整(用,介词)

  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③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却,连词)

  ⑤黑质而白章(表并列,连词)——《捕蛇者说》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愚公移山》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捕蛇者说》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兼词,于是,在哪里)

  之

  ①公从之(代轶之狐,代词)

  ②唯君图之(代阙秦利晋这件事,代词)

  ③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

  ④是寡人之过也(的,结构助词)

  ⑤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助词)

  ⑥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隆中对》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不定指示代词,那)

  ③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近指,这)——《捕蛇者说》

  ④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副词,还是)

  ⑤必先苦其心志(代词,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⑥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是……还是……)——《马说》

  ⑦于乱石间泽其一二者扣之(代词,其中的)——《石钟山记》

  ⑧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难道)——《游褒禅山记》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揣测语气,大概)——《师说》

  ⑩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希望)——《伶官传记》

  且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又,并且,连词)

  ②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况且)

  ③吾今且报府(暂且)——《孔雀东南飞》

  ④年且九十(将近)——《愚公移山》

  ⑤臣死且不避(连词,尚且)——《鸿门宴》

  ⑥不出,火且尽(副词,将要,将近)——《游褒禅山记》

  ⑦存者且偷生(副词,姑且)——《石壕吏》

  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而,反而,转折关系)——《滕王阁序》

  ⑨且夫天下非小弱也(用在句首,表示进一层,换个角度议论)——《过秦论》

  若

  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桃花源记》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③更若役,复若赋(你的)——《捕蛇者说》

  ④曾不若孀妻弱子(赶得上,比得上)——《愚公移山》

  ⑤吾儿,久不见若影(你,你们)——《项脊轩志》

  (六)特殊句式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判断句)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也判断句)

  ③因人之力以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④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应“于晋无礼”;应“于楚贰”介后)

  ⑤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应“于郑伯言”介后)

  ⑥若亡郑有益于君(应“于君有益”介后)

    ⑦夫晋,何厌之有(应“有何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宾前)

  (七)固定结构

  “所“字结构形式:所 动词

  ①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知道的)

  ②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没有害处的)

高三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

    此文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和过人的辩才,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其临危不惧、解除国难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为人赞叹。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一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表处所,在东边)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①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

    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

    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没带)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2.动词的.使动

  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

  ③今老矣(老,老年人)

  ④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2.形容词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四)数词活用

  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

  高三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二

  一、重点词语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

  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版)

  4、将焉取之(焉:哪里)

  5、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何)

  6、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二、本文出现的通假字

  1、今老矣,无为也已(已:矣)

  2、共其乏困(共:供)

  3、秦伯说(说:悦)

  4、失其所与,不知(知:智)

  三、一词多义

  1、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2、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说)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3、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停数日,辞去(告别)

  不辞劳苦(推托)

  4、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境)

 判巧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见识少,眼光短)

  5、微: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不是,没有)

  6、之:辍耕之垄上(走,往)

  子犯请击之(他,代秦师)

  是寡人之过也(的)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四、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作动,驻扎)

  2、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作是边邑)

  3、既东封郑(东:名作状,向东)

  4、夜缒而出(夜:名作状,在夜里)

  5、若不阙秦(阙:使动,使……减少,削减,侵损)

  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作动,增加;薄:形作动,削弱)

  五、古今异义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东边道路上的主人。今: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外出时带的日常用品)

  六、特殊句式

  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2、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

  掘察键3、晋军函陵(省略句)

  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七、重点句翻译

  1、是寡人之过也

    译:这是我的过错啊。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

    译: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当作边邑,你知道这是很难的。

  3、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使邻国增加土地呢?

    4、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互相往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是没有什么损害的。

    6、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使秦国土地减少而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译: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译: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

  高三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三

  一.一词多义

  之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而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二.通假字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③秦伯说(同悦)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四.古今异义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五.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A.以其无礼于晋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点3

  一、一词多义

  “之”

  1、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

  2、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3、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

  4、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2、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3、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4、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

  5、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焉”

  1、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3、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4、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1、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2、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3、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秦伯说(同“悦”)

  4、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3、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5、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7、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

  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高三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相关文章:

1.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知识点归纳

2.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梳理

3.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4.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归纳

5.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6.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7.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

8.高一下册《项脊轩志》知识点汇总

9.语文教师《烛之武退秦师》解读:神奇的郑国商人

10.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选修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是高中教材文言文中经典的名篇,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选修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一、澜起伏的情节

    情节是人物形象塑造的载体,是作品主题彰显的底座。

  叙事文学中缺少情节,人物的刻画、主旨的表现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没有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情节,则人物性格难免单一和平面化,人物形象不免模糊和概念化。

  如此,则作品的趣味性、可读性无疑将大打折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即为此理。

  观照《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情节波澜曲折,叙事生动活泼。

  “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范南”,秦晋大军压境,兵临城下,郑国前后被围,危在旦夕,敌强我弱、一触即发的战事不禁让人替郑国捏着一把冷汗。

  然而,佚之狐对郑伯的一番推荐之词“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则使郑国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当人们满怀期待等候“救星”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之时,谁知他严辞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牢骚满腹的抱怨使人们刚刚燃烧的救国之火突然间又熄灭下来,郑国似乎将被重新推到战争的边缘。

  当郑伯表达出“是寡人之过也”真诚的歉意和“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晓以利害的的劝说后,烛之武深明大义的“许之”,又让我们察枝看到了郑国的希望。

  “夜缒而出”的行动是紧张而惊险的,烛之武与秦伯的唇枪舌战、巧妙周旋也是步步悬念、令人惊心的。

  当“秦伯说,与郑人盟”的谈判尘埃落定之时,读者悬着的心才得以释怀。

  秦国不但不攻打郑国,反而派兵“戍之”,戏剧性的变化和出人意料的结局更增添了情节的喜剧效果。

  秦国退兵后,子犯“请击之”的建议使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

  晋公“不仁”、“不知”、“不武”的道理陈说以及“吾其还也”的不战而退,最终让郑国化险为夷,让读者虚惊一场。

  作品有张有弛、曲折有致的情节构思和设计让读者体验到了“过山车式”的阅读刺激和快感,情节的起伏、叙事的张败塌敏驰无疑正是文章的艺术魅力所在。

  欣赏本文与其说是在阅读一篇远古的史传文,还不如说是在观赏一部悬疑重重、精彩无限的现代战争小说。

  刘知几在《史通·杂说上》之“左氏传”中这样评价《左传》的叙事特点:“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

  ”梁启超《中国历史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读左传法之二》以为:“《左传》文章优美,其记事文对于极复杂之事项--——如五大战役等,纲领提挈得极严谨而分明,情节叙述得极委曲而简洁,可谓极技术之能事。

  ”。

  二、详略合宜的剪裁

    一般而言,详略的布局和安排是基于文章标题之暗示,情节铺展、人物刻画和主题揭示的需要,凡与以上运思要素有关的内容则浓墨重彩地详写,其余则简笔代衫册过或者只字不提。

  从文题来看,烛之武是作品要着力表现的核心和关键人物,“退”是作品要重点叙写的主要情节和内容,因而作品中其他人物如晋侯、秦伯、佚之狐、子犯等简写或概述,与“烛之武是怎样退秦师”的其他无关情节或细节则以简代繁或避而不谈。

  如对秦晋围郑的背景和原因仅作简略交代: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发生于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的秦、晋伐郑事件除了郑国因两事而得罪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外,秦国出兵援助晋国也自有其原因:秦晋关系历史上一直很好;更主要的是,此时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和野心。

  尽管秦晋攻打郑国原因众多,但作者择其要者而概言之,其余则隐去未述。

  另外,面临秦晋围郑的国家危急存亡之秋,郑国君臣的焦灼和对策,全国上下的恐慌和不安,文章都没有作出说明。

  当烛之武“夜缒而出”以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如何焦急地等待他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姿态接待这位行将亡国的使臣,以及秦伯与郑人握手言和、订立盟约时,子犯等谋臣大将的不解和愤怒,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生动形象,把文章的重点放在他有礼有节、不卑不亢的慷慨说辞上。

  因此,本文略写则开辟了品读的留白空间,激发了读者的思维想象;详写则再现了使者的不负重望,展现人物的纵横家风采。

  三、浑然天成的伏笔

    本文虽然篇幅短小,但在叙述故事时,却处处巧设伏笔与照应。

  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仅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来说明,这表明此次军事行动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导火线在于郑对晋昔日的怠慢不敬和反戈一击(城濮之战),而与秦关联不大,秦、郑之间并无多大的矛盾和冲突,这为烛之武义无反顾出使秦国并晓以利害地单方面说服秦伯奠定了坚实的外交和心理基础。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郑前后受敌、已成瓮中之鳖的紧张局势和危急处境,则是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的伏笔之处和呼应之句。

  万般无奈、惊险无比的出城方式更是对老臣佚之狐担心“国危矣”的真实反映和间接照应。

  当然,秦晋驻军一南一北,彼此分开,相隔较远、信息不畅的有利地理位置也是烛之武敢于大胆出击、各个击破并在晋并不知晓的情况下最终同郑国暗中签订盟约的客观条件。

  “秦伯说,与郑人盟”这一皆大欢喜的结局则是对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慧眼识才的最有力的注脚。

    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阳奉阴为、表里不一的做法,以及晋公“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内心坦言,则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秦晋军事集团的不攻自破、迅速解体也就势在必然、理有可查了。

  叙事文学作品中,伏笔、铺垫、暗示、照应手法的运用既增添情节的曲折性和可信度,又能彰显人物性格和形象的丰富性和立体感。

  不可否认,本文“细节处藏玄机,平常句有深意”的伏笔和照应技巧的运用是精彩和成功的,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用心咀嚼。

  虽然刘知几在《史通·申左篇》中认为《左传》的文学成就“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但左丘明“编而次之,配经称传”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四、栩栩如生的人物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和圭臬。

  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人物的刻画和塑造,同样体现出了上述特点。

  烛之武无疑是文章的中心人物,他的性格和形象主要是通过自身个性化的言语和简短的动作表现出来的。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他的严辞拒绝和一番牢骚,使我们眼前立即浮现出了一位年轻时意气风发、但壮志难酬,而今年迈体弱、自慰自嘲的失落哀叹者形象。

  经过郑伯的开导和说服,掷地有声、一诺千金的“许之”二字,则让我们又读出了他来曾消泯的深明大义的风范和潜隐于心的爱国主义精神。

  “奉命于危难之间”的选择和举动,突出了一个“义”字,解民于倒悬的道义,臣子对君王矢志不渝的忠义,一言九鼎的侠义,完全聚合于烛之武内蕴的儒家人格之中。

  “夜缒而出”的细节,用语简洁,内涵丰富,既有场景,也有动作,不但将垂垂老矣、行动不便的烛之武形象跃然于纸上,而且真切而生动地再现了一个不畏时局艰险、不顾个人安危的大义凛然、只身赴敌的勇者形象。

  用语平实,动作简单,但人物风貌却呼之欲出,历历在目。

  面见秦君,慷慨陈辞,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表现出了高超的论辩艺术和卓越的外交才能,实实在在体现了一个“智”字。

  于是乎,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和细节描写,一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形象饱满的大义大勇大智的文士风彩凸现于我们的眼前。

    除了主要人物烛之武立体可感、个性鲜明之外,从近乎白描似的描写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如在目前的其他人物形象。

  如佚之狐的为国分忧、勇于举荐;郑伯的诚心悔过、勇于自责;秦伯的高瞻远瞩、理性睿智;子犯的急躁冒进、目光短浅;晋侯的仁义宽厚、以德报怨。

  这些人物形象虽然着墨不多,刻画不细,但只要用心亲近,我们依然能感知触摸到他们的举手投足和音容笑貌。

  总之,让人物在历史的矛盾冲突中呈现不同的性格;通过带故事性、戏剧性的细节描写,提示人物的面貌;从人物的一系列活动中展现历史的变化发展过程,是《左传》在叙事中写人的主要特点和常用手法。

  左绣在《读<左>卮言》中说:“凡声情意态,缓者缓之,急者急之,喜怒曲直莫不逼肖,笔有化工。

  若只向字句临摹,便却不见得。

  ”此言得之。

  五、入情入理的说辞

    在众多的亮点之中,烛之武出使秦国面对秦伯陈述的一番外交辞令,无疑是本文最精彩、最有亮点的部分。

  全部说辞虽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委婉曲折,条分缕析地表达了五层意思。

  可谓一字千金,句句中的。

  ①欲扬先抑,消除戒心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谈话一开始,烛之武便以低姿态的身份和口吻来表明秦晋围郑、郑国必亡的必然结局和后果。

  这不但委婉地说明了郑国的弱小,反衬了秦的强大,满足了秦伯雄霸天下、高高在上的虚荣心和优越感,同时也引起了秦伯对郑国国破家亡的怜悯,消除了对烛之武有备而来的戒心。

  这种低调、缓和的谈话气氛为下文烛之武进一步说服秦伯奠定了和谐的心理基础和氛围。

  ②晓之以理,直陈利弊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依然用低姿态甚或摇尾乞怜的卑微口气指出:亡郑无益于秦。

  为什么郑亡于秦无益呢?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郑三国天然的地理位置来作为切入点。

  晋郑一衣带水,互为近邻,而秦郑山水阻隔,相距遥远。

  “劳师以袭远”,不但为兵家之忌,而且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

  如此利弊得失,作为一国之君的秦伯是明白而心动的,他决不会舍弃自己的利益来成就晋国的霸业。

  于是乎,秦晋两大军事集团牢固的根基开始慢慢动摇。

  ③设身处地,以利相诱

    如果说上一层是理直气壮地分析危害的话,该层则是以利相诱来试探性地勾引秦伯。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试想,若烛之武继续拿秦晋关系来大做文章,试必会引起秦伯的反感和厌烦,不但会谈而无获,于事无补,还有可能弄巧成拙,前功尽弃。

  因此,从物质利益的角度再次来动摇、拉拢秦国,正是烛之武的高明之处。

  ④回顾历史,言秦善变

    接着,谈话的角度又从以秦为主体、以秦的利弊为出发点转换跳跃到了晋的历史和污点。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晋国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由此可见一斑。

  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和发人深省的历史教训对秦伯而言,不能不引起他的警觉和疑忌。

  ⑤乘势而上,透析现状

高一语文必修一重点知识: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

  乱渗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的重点知识以供大家学习。

  高一语文必修一重点知识:烛之武退秦师

  1、故事展线索:

    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

  故事先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接着写郑国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

  郑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

  进而阐述保存郑国对秦的好处,利用秦晋的矛盾,指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国意识到与晋订立盟约不助郑的危险,终于达到秦郑为盟的结果。

  2、鉴赏烛之武的思路:

    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

  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

  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

  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

  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高一语文必修一重点知识:荆轲刺秦王

  表现手法:

    首先,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

  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荆轲先用话挑起樊於期对秦的仇恨,再问樊於期对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办,然后针对“顾计不知所出耳”的表示,试探地提出了既能为樊於期报仇,又能保全燕国的计划,一层进一层,结果是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

  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

  这些对话,既表明了事态的逐步发展,也描写了荆轲的精细、沉着,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随机应变。

    其次作者善于通过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来突出人物性格。

  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

  又如写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

  高一语文必修一重点知识:鸿门宴

  1.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古人坐的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锺上。

  现在在亚洲的某些国家如朝鲜、日本同样保留着这种做法。

  如果将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长跪,又叫跽,这是将要站起来的准备姿势,也表示对别人尊敬。

  按剑而跽是一种下意识的准备自卫的动作。

  樊哙侧举盾牌,撞到卫士,头发直坚,眼眶似裂,瞪眼看着项羽,项羽被这一突发的情况弄的措手不及,只能按剑而跽。

  2.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古代人的饮食习惯和现代人不同,古人一天吃两顿饭。

  第一顿饭叫做朝食。

  在《鸿门宴》中,项羽听说刘邦欲占关中,于是大怒,抛出“旦日飨士卒”的号令,旦日是一大清早,本来是不吃早饭的,项羽的意思是提前开饭,早早进军,表现了他急不可耐的心情。

    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玉是古人重要的配饰之一,不仅因为玉很贵重,为统治者专有,而且玉还被赋予了某些神秘的色彩。

  玦,属于环形玉,即缺了一块的环形玉。

  又因为玦的名称来源于“决”,形状又是环形断开,所以古人用玦寓意决断。

  范高弊增应经看出项羽的优柔寡断,并无心伤刘邦,又由于在席戚陪族间,只能暗示。

    4.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肉在器皿中煮熟之后,古人用匕首把肉取出放在一块砧板上,这块板叫做“俎”。

  然后把俎移到席上,用刀割着吃。

  《鸿门宴》中又见“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樊哙是后闯进去的,身份又低,自然没有他的席位。

  但他复盾为俎,以剑代刀,吃的既有气魄又“合礼”。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

[原文]

  晋侯①、秦伯②围郑③,以其无礼于晋④,且贰于楚⑤也。

  晋军⑥函陵⑦,秦军汜南⑧。

  佚之狐⑨言于郑伯⑩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11)秦君,师(12)必退。

  ”公从(13)之。

  辞曰(14):“臣之(15)壮(16)也,犹(17)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18)也已(19)。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20),今急而求子,是(21)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22)。

  ”许之(23)。

  夜缒(24)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25)矣。

  若亡郑(26)而有益于君(27),敢(28)以烦(29)执事(30)。

  越国(31)以鄙远(32),君知其(33)难也。

  焉用(34)亡郑以陪邻(35)?邻之厚,君之薄(36)也。

  若舍(37)郑以为(38)东道主(39),行李(40)之(41)往来,共(42)其乏困(43),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44)矣,许君焦、瑕(45),朝济(46)而夕设版(47)焉(48),君之所知也。

  夫(49)晋,何厌之有(50)?既(51)东(52)封(53)郑,又欲肆(54)其西封(55),若不阙(56)秦,将焉(57)取之(58)?阙秦以(59)利晋(60),唯(61)君图(62)之。

  ”秦伯说(63),与郑人盟(64)。

  使杞子、逢(65)孙、扬孙戍(66)之(67),乃还(68)。

  子犯(69)请击之(70),公(71)曰:“不可。

  微(72)夫(73)人之力不及此(74)。

  因(75)人之力而敝(76)之,不仁;失其所与(77),不知(78);以乱易整(79),不武(80)。

  吾其(81)还也。

  ”亦去(82)之(83)。

[注释]

  ①晋侯:指晋文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时期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②秦伯:指秦穆公,姓嬴(yíng),名任好,他把女儿嫁给了晋文公。

  ③郑:春秋时诸侯国之—。

  ④无礼于晋:即“于晋无礼”,对晋国无礼。

  状语后置。

  在秦、指晋文公当年逃亡过郑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雹颤虚他。

  (5贰)于楚:对晋国怀有二心而倾向楚国。

  指在公元前637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

  贰,从属二主。

  ⑥军:动词,驻军,驻扎。

  ⑦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北。

  ⑧氾(fà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

  ⑨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⑩郑伯:指郑文公。

  (11)见:谒见,进见。

  (12)师:军队。

  (13)从:听从。

  (14)辞曰:省略主语烛之武。

  辞,推辞。

  (15)之:助词,取消句子“臣壮”的独立性,使它降格为时间状语。

  (16)壮:古代男子三十为壮,后泛指成年。

  (17)犹:尚且。

  (18)为:做,干。

  (19)也已:语气词连用以加强语气。

  巳,同“矣”。

  (20)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1)是:代词,译为“这”。

  (22)焉:语气词,啊。

  (23)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

  许,答应。

  之,代游说秦君这件事。

  (24)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25)郑既知亡:即“郑既知秦、晋欲亡之”的省略。

  既,已经。

  (26)亡郑:使郑国灭亡。

  可译为“消灭郑国”。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27)有益于君:即“于君有益”状语后置。

  于,介词,对,对于。

  (28)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

  (29)以烦:“以之烦”的省略。

  以,拿,用。

  之,代“亡郑”这件事。

  烦,烦劳。

  (30)执事:您的手下。

  类似于“陛下”、“阁下”这一类对对方的敬称。

  (31)越国:跨越别的国家。

  秦在西,郑在东,晋在秦郑之间,由秦至郑需要越国。

  (32)鄙远:把远方的地区当作自己的边邑。

  鄙,边邑,这里是名词用如意动词,把……当作边邑。

  (33)其:那,那种。

  (34)焉用:哪用得着。

  焉,表反问,可译为“怎么”,“哪里”。

  (35)陪邻:增加邻国的土地。

  陪,增加。

  邻,指晋国。

  (36)邻之厚,君之洞御薄:这里的两个“之”字分别取消“邻厚”和“君薄”两个单句的独立性,使之成为一个假设复句。

  (37)舍:放弃。

  (38)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意思是“把它当作……”。

  (39)东道主:东边道路上的主人源燃。

  (40)行李:使者。

  (41)之:取消“行李往来”这个句子的独立性,使之成为时间状语。

  (42)共(gōng):通“供”。

  (43)乏困:相当于“不足”。

  行而无资曰乏,居而无食曰困。

  (44)赐:名词用如动词,恩惠。

  这里指秦穆公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一事。

  (45)焦、瑕(xiá):地名。

  (46)济:渡河。

  (47)设版:筑城,修建防御工事。

  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48)焉:兼词,“于”加代词“是”,在那里。

  (49)夫(fú):发语词。

  表示议论更进一层。

  (50)何厌之有:即“有何厌”,哪里有什么满足。

  厌,通“餍”,满足。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51)既:已经,……以后。

  (52)东:名词作状语,往东。

  (53)封:名词用如意动词,以……为疆界。

  (54肆):扩张,延伸。

  (55)封:疆界。

  (56)阙(què):使……残缺,受损害。

  (57)焉:兼词,“于”加代词“是”,从哪里。

  (58)之:指土地。

  (59)以:来。

  (60)利晋:有利于晋国。

  (61)唯:希望。

  (62)图:思考,考虑。

  (63)说:同“悦”,高兴。

  (64)盟:动词,结盟。

  (65)逢(páng):“逄”的本字。

  姓。

  (66)戍:守卫。

  (67)之:指郑国。

  (68)还:回,指撤军回国。

  (69)子犯:晋国大夫狐偃的字。

  (70)之:代秦军。

  (71)公:指晋文公。

  (72)微:带有假设语气的否定副词,可译为“假如没有”。

  (73)夫(fú):代词,那。

  (74)不及此:到不了这个地位。

  (75)因:凭借,依靠。

  (76)敝:坏,这里是“伤害”的意思。

  (77)所与:所结交的国家,即同盟国。

  与,结交。

  (78)知(zhì):通“智”。

  (79)以乱易整:用自相冲突变成原来的步调一致。

  易,变。

  整,有秩序。

  (80)武: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81)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82)去,离去,离开。

  (83)之,它,指郑国。

[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原因是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同晋国有盟约的情况下,又同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郑国很危险了,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君,敌军一定会撤走。

  ”郑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

  (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比不上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了。

  ”郑文公说:“我不能及早任用您,现在情况危急才求您帮助,这是我的过错。

  不过,郑国亡了,(对)您也有所不利啊。

  ”(烛之武)答应了这件事。

  (当天)夜里(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缒了出来,进见秦穆公,说:“秦国和晋国围攻郑国,郑国知道秦晋要想灭掉它。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就)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您的左右。

  (不过)越过别的国家来把远方的土地作为飞地,您知道那是很难的,哪用得着灭掉郑国来为您的邻国多得土地呢?邻国势力加强了,(就意味着)您秦国势力相对削弱了。

  如果放弃围攻郑国,让它做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节往来经过时,(郑国可以)供应他们所缺少的物资,(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还有)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他)答应过送给您焦、瑕二地(作为酬谢),(然而,他)早上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儿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呀。

  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呢?它东向灭郑作为他的疆土后,又(必然)想扩张它西边的疆土,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往西取得土地呢?损害秦国来让晋国获利,请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秦穆公很高兴,(就)和郑国签订了盟约。

  并派杞子、逢孙、扬孙(留下)守卫郑国,便率军回国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

  晋文公说:“不行。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帮助,(我就)不会有今天。

  借助过别人的力量,却去损害他,(这是)不仁;失掉了一个盟国.(这是)不智;用自相冲突代替原来的步调一致,(这是)不武。

  我们还是回去吧。

  ”也撤离出郑国。

[鉴赏]

  文章一开始寥寥数语,就可想见秦、晋咄咄逼人的来势和郑国危如累卵的险境。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良才。

  烛之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临危受命,登上历史舞台的——于是国运系于一身的这个老人在深夜“缒而出”,只身去虎狼之师中去面见不可一世的霸君。

  他那种爱国赤诚,那种宝刀不老,壮志犹存的英雄气概决不亚于那风萧萧的易水之上的荆轲。

然而,老人凭借着他对形势的精辟分析,抓住“利害”二字,力挽狂澜,说服了秦君,

  可谓字字千钧。

  他首先肯定:“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以一种出人意外的冷静态度,撇开这个无需置辩的问题,从而转入分析问题的关键:灭郑对秦的利与弊。

  第一,“越国以鄙远”是极为困难的;第二,“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他占有了郑国,您却失去了一个“东道主”,一个友邦;第三,“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所以必将“阙秦”。

  为了证明这并非危言耸听,烛之武还提醒秦君殷鉴不远,以“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来证明晋君背信弃义之速。

  于是貌似牢固的秦晋联盟的根基动摇了,秦穆公彻底打消了联晋攻郑的念头,不但撤走了秦军,还留下“杞子、逢孙、扬孙”戍守在郑国。

  面对这种局势,晋文公也只好退兵。

  至此,一场关系郑国存亡的危机终于化解了。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