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中,设定贷款集中度限额的做法属于哪种策略?

作者:穆澍澍时间:2023-07-27 00:19:14

导读:"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确保银行在贷款业务中能够有效控制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和稳健经营的重要环节。设定贷款集中度限额是其中一种常见的风险管理策略,通过限制贷款集中度,银行可以分散风险、降低风险暴露,提高整体风险控制能力。设定贷款集中度限额的做法属于以下策略:1.多"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确保银行在贷款业务中能够有效控制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和稳健经营的重要环节。设定贷款集中度限额是其中一种常见的风险管理策略,通过限制贷款集中度,银行可以分散风险、降低风险暴露,提高整体风险控制能力。

设定贷款集中度限额的做法属于以下策略:

  1.多元化贷款组合:银行通过设定贷款集中度限额,鼓励贷款资金在多个行业、多个地区、多个企业之间进行分散,避免过度集中在某个行业或某个企业,降低单一贷款带来的信用风险。

  2.分级控制:银行可以根据贷款的规模、行业、企业信用等级等因素,设定不同的贷款集中度限额。

  例如,对于高风险行业或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可以设置较低的限额,以控制风险暴露。

  而对于低风险行业或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则可以设置较高的限额,以促进贷款的发放。

  3.动态调整:银行应根据市场环境和风险情况,灵活调整贷款集中度限额。在经济形势不稳定或特定行业风险加大时,可以适当降低贷款集中度限额,以防止风险集中;而在经济形势良好或特定行业风险较低时,可以适度提高贷款集中度限额,以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

  4.监测和报告:银行应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监测贷款集中度的情况,并向高级管理层报告。通过监测和报告,银行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贷款集中度过高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和管理。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商业银行可以有效控制贷款集中度,降低信用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和稳健经营。同时,这些策略也能够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增强银行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设定贷款投放的行业比例属于以下哪种风险管理策略( )。

【答案】:D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1)风险分散(2)风险对冲(3)风险转移(4)风险规避(5)风险补偿。

  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多雀轿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策略性选择。

  “仿改不要将所有的备岁判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古老投资格言形象地说明了这一方法。

商业银行常见的风险管理措施

  商业银行常见的风险管理有哪些呢?下面由我与大家分享,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商业银行通常运用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大致概括为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和风险补偿五种策略。本文将逐一简析。

  一、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就衫裤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策略性选择。“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古老的投资名言形象地诠释了这个观点。

    风险分散的理论依据是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他认为只要两种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不为1(即不完全正相关的两种资产),分散投资于两种资产就能够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

    而对于由相互独立的多种资产组成的投资组合,只要组合中的资产个数足够多,该投资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就能够通过这种分散投资的策略完全消除。

    根据多样化投资分析风险的原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应是全面的,而不应集中于同一业务、同一性质甚至是同一个借款人。

  二、风险对冲

    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UnderlyingAsset)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损失的一种策略性选择。

    风险对冲对管理市场风险,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非常有效,可以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两种情况。

  三、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措施将而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策略性选择。

  风险转移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四、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场风险的策略性选择。简单地说就是:不做业务,不承担风险

    在现代商业银行风樱塌乱险管理实践中,风险规避可以通过限制某些业务的经济资本配置来实现。

    例如:商业银行首先将所有业务面临的风险进行量化,然后依据董事会所确定的风险战略和风险偏好来确定经济资本分配,最终表现为授信额度和交易限额等各种限制条件。

  对于不擅长且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业务,商业银行对其配置非常有限的经济资本,并设立非常有限的风险容忍度,迫使该业务部门降低业务的风险暴露,甚至完全退出该业务领域

    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风险规避策略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自然也失去了在这一业务领域获得收益的机会。风险规避策略的局限性在于其是一种消极的风险管理策略,不宜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导策略。

  五、风险补偿

    风险补偿是指商业银行在所从事的业务活动造成实质性损失之前,对所承担的风险进行价格补偿的策略性选择。

    对于无法通过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情况,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在交易价格上附加更高的风险溢价,即通过提高风险回报的方式,获得承担风险价格的补偿。

    商业银行可以预先在金融资产定脊档价中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通过价格调整来获得合理的风险回报。例如,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中,对于那些信用等级较高,而且与商业银行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优质客户,可以给予适当的利率优惠;而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调高利率。

    对商业银行而言,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所承担的风险进行合理定价,如果定价过低,将使滋生所承担的风险难以获得合理的补偿;定价过高又会使自身的业务失去竞争力,陷入业务萎缩的困境。

相关文章: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什么

2.银行风险管理培训心得

3.银行风险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4.银行管理论文

5.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九大理念”与“九变策略”是哪些

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导语:信用风险管理策略,欢迎大家参考!强化信用风险识别能力,就应当对我国产生的信用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识别信用风险方法进行研究,进而探索降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有效策略。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建设全面开展,商业银行贷款总额逐年增长。

  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一)风险预防

    预防策略是指信用卡风险尚未发生时,发卡机构事先采取的一定的防备性措施以减少或降低信用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这里对签名制管理正备贺、挂失止付管理和透支进行具体分析。

  1.签名制的风险管理

  2.挂失止付的风险管理

  3.透支风险管理

  (二)风险的分散转移

    分散转移方法是信用卡风险管理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指发卡行通过某些合法的交易方式或业务手段将自己所面临的信用卡风险分散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承担的一种策略。

  1.向担保人转移

  2.向保险机构转移

  (三)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发卡机构因发现从事某种经营活动可能带来风险损失,有意识地采取回避措施,放弃或拒绝某项业务

  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首先,为交易购买风险,一旦其中一项或几项有风险状况发生,就由保险公司承担风险,这样损失的控制就能够通过较小的成本实现。实际当中的保险主要由财产保险、未授权交易保险、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银行一揽子保险、其他险种构成。

    其次,对监测活动进行强化。

  运用大数据对贷款变化进行动态监测,由按月检测替代当前的按季度检测,通过提前预警实现提早退出。

  商业银行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风险发现意识较强,但是仍需要实现对一定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一旦发生以下状况:不好联系客户、报表和纳税上信息不提供、转移基本账户、异常现金流、外部评价差,就应当及时处理。应当从预警信号的级别出发,有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进行各种情况的有效处理,对于风险预警信号级别应当注意。

    最后,运用信用衍生产品控制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包括综合结构化产品、信用息差期权、信用息差产品、总收益互换、信用违约互换,这些产品能够散化风险,将信用风险集中度降低,对于提升银行系统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案例分析】:

    a公司是一家财务管理十分严格的公司,也有一套完善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因此公司的坏账率和资金周转一直保持较好的水平,财务部张经理颇为自己的管理有方而洋洋得意;但销售部的陆经理可不这么看:生意不可能没有一点风险,坐在家里没有销售肯定不会产生任何呆账,那样离公司倒闭大家回家也不远了。陆经理认为过于死板的信用政策影响了销售部的业绩,使公司损失了许多机会。

  企业里的销售部和财务部似乎天生就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部门,更有这种说法:财务部代表和维护公司的利益,而销售人员代表着经销商和客户的利益,这不今天发生在a公司一件事情似乎更能证明这个看法:

    温州b公司是a公司在当地的经销商,虽然说a公司在整个浙江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远远超过竞争对手占绝对的优势,但偏偏在温州的销售却不温不火,落后其竞争对手。当地的经销商换了好几个,到今年b公司已经是第四家了。

    a公司本来就是浙江的企业,家门口的.市场哪能不抢,陆经理对浙江省经理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三个月内改变这种局面。趁着竞争对手出现质量问题的大好时机,陆经理亲自坐镇滚答温州,集中全省的销售力量,分区划片开发温州的终端,陆经理还从公司争取到极优惠的促销政策,准备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收复温州市场。

    一时间a公司的产品在举派温州终端大量铺货,但问题来了,由于b公司的销售额比往常增加了几倍,不到10天公司批准的信用额度就已经用完了,b公司只能用现金买货,但一个星期后就支持不住了。一时间终端客户频频要货,b公司却没钱继续下订单了,b公司老板急得脚跳,把陆经理的电话都打爆了,请求公司无论如何再放几个订单以解燃眉之急。

    其实陆经理比谁都急,这次行动就是要趁竞争对手没有反应过来打他个措手不及,现在就好像仗打了一半子弹却没有了,如果竞争对手乘机反扑,这次行动不就前功尽弃了吗。

    陆经理与财务部张经理多次协调,但张经理在通融放了一个订单后,再也不同意继续发货了,张经理的理由很充分,其一:公司所有客户的信用政策是年初销售部和财务部共同讨论后经总经理批准才决定的,现在要增加b公司的信用额度不是不可以,但要走程序不可能今天申请马上就批准。

  “销售成绩是销售部的,但由此而带来的信用风险却要财务部来承担,当然不干了。

  ”这只是张经理没有说出的潜台词。

    陆经理历数了种种理由并以个人担保要张经理继续发货,但张经理就是不买账,a公司的信用控制是财务部一票否决制,陆经理虽然在电话那头暴跳如雷,一时也无可奈何。

  为什么对这个问题,财务部与销售部门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张经理是为了公司的资金安全,严格执行公司的财务制度;陆经理是为公司的销售额为企业挣更多的钱,他们都不是站在公司的利益角度来看问题吗?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冲突,这是因为:

    第一:财务人员是理性的,他们与客户基本不接触所以也没有任何感情可言;而销售人员是感性的,与客户接触频繁,受客户的影响大,而人总是有感情的。

    第二:财务人员认为公司的规章制度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而销售人员认为客户是上帝,客户永远第一,总是千方百计为客户排忧解难。

    第三:财务人员永远怀疑客户的偿付能力,是他们的职业习惯;而销售人员则往往对客户过分信任。

    第四:也是最关键的,财务人员关心的是应收款率/应收款账期,因为公司以此对其的成绩进行评估;而销售人员首先以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进行评估。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矛盾呢?财务经理和销售经理从各自的利益和看问题的不同角度而引起了冲突,有没有更客观更公正的“第三只眼”来看问题呢?那就是总经理的角度,他可以站在企业更高的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不单是对销售部或者财务部有利,而是对整个企业有利;不仅仅考虑企业的现在,更要考虑企业的未来。

    由于事情紧急,最终陆经理向公司的总经理作了汇报,寻求解决的方法。

  总经理在对所有资料进行评估后,决定对b公司增加50%的临时信用额度,但也听取了张经理的意见要求b公司老板书面承诺以名下固定房产作担保。

  最终这件事情获得圆满解决,a公司在温州市场一举收复失地,市场份额反超竞争对手,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2014银行业初级资格考试《信用风险管理》章节详解第四章(4)

第四节信用风险控制

  一、限额管理

  定义:限额是指针对一定客户,在一定时期内银行能接受的风险暴露

  1.单一客户限额管理:

    MBC=EQ*f(CCR)。经济资本在客户层面上继续分配的结果

    商业银行制定客户授信限额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1)客户的债务承受能力

    商业银行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后,首要工作就是判断该客户的债务承受能力,即确定客户的债务承受额(MBC)。一般来说,决定客户债务承受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客户信用等级和所有者权益,由此可得:

  MBC=EQ×LM

  LM=f(CCR)

    其中,MBC是指债务承受额;EQ是指所有者权益;LM是指杠杆系数;CCR是指客户资信等级;f(CCR)是指客户资信等级与杠杆系数对应的函数关系。

    商业银行在考虑对客户的授信时不能仅仅根据客户的债务承受额提供授信,还必须将客户在其他商业银行的原有授信、在本行的原有授信和准备发放的新授信业务一并加以考虑。

  从理论上讲,只要决定的授信限额小于或等于客户的债务承受额,具体数值可以由商业银行自行决定,这也是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一种体现。

  商业银行在决定客户的授信限额时还要受到商业银行政策因素,如银行的存款政策、客户的中间业务情况、银行收益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2)银行的损失承受能力

    银行对某一客户的损失承受能力用客户损失限额表示,代表了商业银行愿意为某一具体客户所承担的损失限额。从理论上讲,客户损失限额是通过商业银行分配至各个业务部门或分支机构的经济资本在客户层面上继续分配的结果。

  2.集团客户限额管理:

  确定总体额度——测算各成员单位的综合授信额度参考值——最终核定

    虽然集团客户与单个客户授信限额管理有相似之处,但从整体思路上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集团授信限额管理一般分“三步走”:

  第一步,根据总行关于行业的总体指导方针和集团客户与授信行的密切关系,初步确定对该集团整体的授信限额;

  第二步,根据单一客户的授信限额,初步测算关联企业各成员单位(含集团公司本部)授信限额的参考值;

    第三步,分析各授信单位的具体情况,调整各成员单位的授信限额。同时,使每个成员单位的授信限额运察之和控制在集团公司整体的授信限额以内,并最终核定各成员单位的授信限额。

  由于集团客户内部的关联关系比较复杂,因此在对其进行授信限额管理时应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统一识别标准,实施总量控制;

  掌握充分信息,避免过度授信;

    主办银行牵头,协调信贷业务,一般由集团公司总部所在地的银行机构或集团公司核心企业所在地的银行机构作为牵头行或主办行,建立集团客户小组,全面负责对集团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授信协调以及跟踪监督工作。

  3.国家风险与区域风险限额管理

  (1)国家风险限额管理

    国家风险限额是用来对某一国家的信用风险暴露进行管理的额度框架。

    国家风险暴露包含一个国家的信用风险暴露、跨境转移风险以及高压力风险事件情景。

    跨境转移风险产生于一国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对另外一国的交易对方进行的授信业务活动,还应包括总行对海外分行和海外子公司提供的信用支持。

 (2)区域风险限额管理

    区域风险限额在一般情况下经常作为指导性的弹性限额,但当某一地区受某些(政策、法规、自然灾害、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区域内经营环境恶化、区域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下降、区域信贷资产质量恶化时,区域风险限额将被严格地、刚性地加以控制。

  4.组合限额管理:行业、地区、产旁空茄品、客户

    组合限额是信贷资产组合层面的限额,是组合信用亏银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设定组合限额,可以防止信贷风险过于集中在组合层面的某些方面(如过度集中于某行业、某地区、某些产品、某类客户等),从而有效控制组合信用风险。

    组合限额可分为授信集中度限额和总体组合限额两类。

  (1)授信集中度限额

  授信集中是指商业银行资本金、总资产或总体风险水平过于集中在下列某一类组合中:

  ①单一的交易对象;

  ②关联的交易对象团体;

  ③特定的产业或经济部门;

  ④某一区域;

  ⑤某一国家或经济联系紧密的一组国家;

  ⑥某一类产品;

  ⑦某一类交易对方类型(如商业银行、教育机构或政府部门);

  ⑧同一类(高)风险/低信用质量级别的客户;

  ⑨同一类授信安排;

  ⑩同一类抵押担保;

    11相同的授信期限。

    授信集中度限额可以按上述不同维度进行设定。

  其中,行业、产品、风险等级和担保是最常用的组合限额设定维度。

  对于刚开始进行组合管理的商业银行,可主要设定行业和产品的集中度限额;在积累了相应的经验而且数据更为充分后,商业银行再考虑设定其他维度上的组合集中度限额。

  (2)总体组合限额

    总体组合限额是在分别计量贷款、投资、交易和表外风险等不同大类组合限额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

    商业银行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设定每个维度(如行业)的限额,并利用压力测试判断是否有足够的资本弥补极端情况下的损失;如果商业银行资本不足,则应根据情况调整每个维度的限额,使经济资本能够弥补信用风险暴露可能引致的损失;最后将各维度的限额相加得出商业银行整体组合限额。具体来说,设定组合限额主要可分为以下五步

  二、信用风险缓释

    定义:运用合格的抵质押品、净额结算、保证和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转移或降低风险。

    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监管资本时,信用风险缓释功能体现为违约概率(如保证的替代效果)、违约损失率(如抵(质)押和保证的减轻效果)或违约风险暴露(如净额结算)的下降。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信用风险缓释技术的目的包括:

  (1)鼓励银行通过风险缓释技术有效抵补信用风险,降低监管资本要求;

    (2)鼓励银行通过开发更加高级的风险计量模型,精确计量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

  1.合格的抵(质)押品

    合格抵(质)押品包括金融质押品、实物抵押品(应收账款、商用房地产和居住用房地产)以及其他抵(质)押品。合格抵(质)押品的信用风险缓释作用体现为违约损失率的下降,同时也可能降低违约概率。

    内部评级法初级法下,当借款人利用多种形式的抵(质)押品共同担保时,需要将风险暴露拆分为由不同抵(质)押品覆盖的部分,分别计算风险加权资产。拆分按金融质押品、应收账款、商用房地产和居住用房地产以及其他抵(质)押品的顺序进行。

  采用内部评级法高级法的银行,可按要求自行认定抵(质)押品,但应有历史数据证明抵(质)押品的风险缓释作用。

  2.合格净额结算

    净额结算对于降低信用风险的作用在于,交易主体只需承担净额支付的风险。若没有净额结算条款,那么在交易双方间存在多个交易时,守约方可能被要求在交易终止时向违约方支付交易项下的全额款项,但守约方收取违约方欠款的希望却很小。

    合格净额结算的认定要求:(1)可执行性;(2)法律确定性;(3)风险监控。

    内部评级法初级法下,合格净额结算包括:表内净额结算;回购交易净额结算;场外衍生工具及交易账户信用衍生工具净额结算。

    采用内部评级法高级法的银行,应建立估计表外项目违约风险暴露的程序,规定每笔表外项目采用的违约风险暴露估计值。

  3.合格保证和信用衍生工具

  内部评级法初级法下,合格保证的范围包括:

  (1)主权、公共企业、多边开发银行和其他银行;

  (2)外部评级在A-级及以上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

    (3)虽然没有相应的外部评级,但内部评级的违约概率相当于外部评级A-级及以上水平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

    同一风险暴露由两个以上保证人提供保证且不划分保证责任的情况下,内部评级法初级法不同时考虑多个保证人的信用风险缓释作用,银行可以选择信用等级、信用风险缓释效果的保证人进行信用风险缓释处理。

    采用内部评级法高级法的银行,如果历史数据能够证明同一风险暴露由多个保证人同时保证的信用风险缓释作用大于单个保证,银行可以考虑每个保证人对降低风险的贡献,并表现为违约损失率的下降。

    信用衍生工具的范围包括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等。当信用违约互换和总收益互换提供的信用保护与保证相同时,可以作为合格信用衍生工具。

  4.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池

  对单独一项风险暴露存在多个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时:

    采用内部评级法初级法的银行,应将风险暴露细分为每一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覆盖的部分,每一部分分别计算加权风险资产。如信用保护由一个信用保护者提供,但有不同的期限,也应细分为几个独立的信用保护。

    采用内部评级法高级法的银行,如果通过增加风险缓释技术可以提高对风险暴露的回收率,则鼓励对同一风险暴露增加风险缓释技术(即采用多个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来降低违约损失率。

  三、业务流程控制

  1.授信权限管理

    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必须在设立授信权限方面作出职责安排和相关规定,并对弹性标准作出明确的定义。授信权限管理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给予每一交易对方的信用须得到一定权力层次的批准;

  (2)集团内所有机构在进行信用决策时应遵循一致的标准;

  (3)债项的每一个重要改变(如主要条款、抵押结构及主要合同)应得到一定权力层次的批准;

  (4)交易对方风险限额的确定和对单一信用风险暴露的管理应符合组合的统一指导及信用政策,每一决策都应建立在风险—收益分析基础之上;

    (5)根据审批人的资历、经验和岗位培训,将信用授权分配给审批人并定期进行考核。

  2.贷款定价

    贷款定价的形成机制比较复杂,市场、银行和监管机构这三方面是形成均衡定价的三个主要力量。

  贷款最低定价=(资金成本 经营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贷款额

    其中,资金成本包括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经营成本包括日常管理成本和税收成本;风险成本指预期损失,即预期损失=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资本成本主要是指用来覆盖该笔贷款的信用风险所需经济资本的成本,在数值上等于经济资本与股东最低资本回报率的乘积。

案例分析:贷款定价

    商业银行受理一笔贷款申请,申请贷款额度为l000万元,期限为1年,到期支付贷款本金和利息。

  商业银行经内部评级系统测算该客户的违约概率为0.2%,该债项违约损失率为45%,需配置的经济资本为25万元;经内部绩效考核系统测算该笔贷款的资金成本为3%,包括经营成本、税收成本在内的各种费用为1.5%,股东要求的资本回报率为16%.则该笔贷款的成本合计为:

  资金成本:1000×3%=30(万元)

  经营成本:1000×1.5%=15(万元)

  风险成本:1000×0.2%×45%=0.9(万元)

  资本成本:25×16%=4(万元)

    贷款的成本合计:49.9万元,即贷款定价应至少保持在5%的利率水平。

    贷款定价不仅受客户风险的影响,还受商业银行当前资产组合结构的影响。

  一项贷款在放入资产组合后将会改变组合的整体风险。

  一般情况下,组合管理部门所确定的定价必须被视为是刚性的,只有在例外的情形下才可偏离这一定价,同时还需有必要的授权。

  此外,还应当从全面的角度来审视客户关系,即考虑该客户的其他收入。

  因此,即便某笔贷款按较低的利差发放,但由于为该客户提供的其他产品或其他服务会带来足够的收入,所以从全面的客户关系来看,总体上仍然是盈利的。

  3.信贷审批

    信贷审批是在贷前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由获得授权的审批人在规定的限额内,结合交易对方或贷款申请人的风险评级,对其信用风险暴露进行详细的评估之后作出信贷决策的过程。

  信贷审批或信贷决策应遵循下列原则:

    (1)审贷分离原则。信贷审批应当完全独立于贷款的营销和贷款的发放。

    (2)统一考虑原则。在进行信贷决策时,商业银行应当对可能引发信用风险的借款人的所有风险暴露和债项做统一考虑和计量,包括贷款、回购协议、再回购协议、信用证、承兑汇票、担保和衍生交易工具等。

    (3)展期重审原则。原有贷款和其他信用风险暴露的任何展期都应作为一个新的信用决策,需要经过正常的审批程序。

  4.贷款转让

    贷款转让(又称贷款出售)通常指贷款有偿转让,是贷款的原债权人将已经发放但未到期的贷款有偿转让给其他机构的经济行为,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散或转移风险、增加收益、实现资产多元化、提高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大多数贷款的转让属于一次性、无追索、一组同质性的贷款(如住房抵押贷款组合)在贷款二级市场上公开打包出售。

  5.贷款重组

    贷款重组是当债务人因种种原因无法按原有合同履约时,商业银行为了降低客户违约风险引致的损失,而对原有贷款结构(期限、金额、利率、费用、担保等)进行调整、重新安排、重新组织的过程。

  贷款重组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属于可重组的对象或产品。

    (2)为何进入重组流程。

    (3)是否值得重组,重组的成本与重组后可减少的损失孰大孰小。

    (4)对抵押品、质押物或保证人一般应重新进行评估。

  贷款重组的流程:

    第一步,成本收益分析。

  第二步,准备重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基本的重组方向;

  重大的重组计划(业务计划和财务规划);

  重组的时间约束;

  重组的财务约束;

    重组流程每阶段的评估目标。

   第三步,与债务人磋商和谈判,并就贷款重组的措施、条件、要求和实施期限达成共识。

  贷款重组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调整信贷产品

  减少贷款额度;

  调整贷款期限;

  调整贷款利率;

    增加控制措施,限制企业经营活动。

  四、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产品

    1.资产证券化:资产或资产组合采用证券资产这一价值形态的资产运营方式。

  包括以下四类:

    (1)信贷资产证券化,即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计的未来现金流的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账款等),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重新组合、打包,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并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2)实体资产证券化

  (3)证券资产证券化

  (4)现金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的种类:

    根据产生现金流的基础资产类型的不同,可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和资产支持证券两大类。前者基础资产是房地产抵押贷款,后者基础资产是除房地产抵押贷款以外的其他信贷资产。

    从资产质量看,可分为不良贷款(次级贷款)证券化和优良贷款证券化。

    从贷款的形成阶段看,可分为存量贷款证券化和增量贷款证券化。

    从贷款的会计核算方式看,可分为表内贷款证券化和表外贷款证券化。

  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有助于:

    (1)通过证券化的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功能,可以将不具有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置于资产负债表之外,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及时获取高流动性的现金资产,从而有效缓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压力。

    (2)通过对贷款进行证券化而非持有到期,可以改善资本状况,以最小的成本增强流动性和提高资本充足率,有利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3)通过资产证券化将不良资产成批量、快速转换为可流通的金融产品,盘活部分资产的流动性,将银行资产潜在的风险转移、分散,有利于化解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率。

    (4)增强盈利能力,改善商业银行收入结构。

    2.信用衍生产品:从基础资产上分离或转移信用风险的各种工具和技术,特点就是能将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并提供风险转移机制。

    信用衍生产品的作用:分散集中度风险;提供化解不良贷款的新思路;增加资本流动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摆脱定价困境。

  信用衍生产品除了具有传统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如杠杆性、未来性、替代性、组合性、反向性、融资性等)外,还呈现出以下不同的特点:

    (1)保密性。

    (2)交易性。

    (3)灵活性。

    (4)债务的不变性。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信用衍生产品主要有以下四种。

商业银行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来降低风险的做法属于( )管理策略。

【答案】:A

  商业银行通常运用的风险管理清搏策略可以大致概括为五种: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和风险补偿。

  风险分散的实现手段包括商业银行通过资产组合管理或与其他银行组成银团贷款,使自己的授信对象多样化,分散和降低风险。

  做者实现授信多样化,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可以视为相互独立的,降低了整体风险。

  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风险纯正薯管理策略前提条件是要有足够多的相互独立的投资形式。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