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图章”》课件是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的吗?

作者:邴鸿泽时间:2023-07-18 00:06:25

导读:" 神奇的“图章”是一款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的课件。它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下面是关于该课件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1.《神奇的“图章”》课件如何使用?-打开电脑或平板电脑,进入课件所在的学习平台"

  神奇的“图章”是一款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的课件。

  它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下面是关于该课件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

1.《神奇的“图章”》课件如何使用?

  -打开电脑或平板电脑,进入课件所在的学习平台。

  -点击打开《神奇的“图章”》课件。

  -按照课件的指导,学习和操作相应的内容。

2.《神奇的“图章”》课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课件介绍了“图章”的概念和作用。

  -课件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图章”功能和技巧。

3.《神奇的“图章”》课件有哪些特点?

  -简单易懂:课件内容通俗易懂,适合小学生理解和学习。

  -互动性强:课件中包含了很多实践操作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生动有趣:课件运用了丰富的图片和动画效果,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实用性强:课件教授的内容可以直接应用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4.学生通过《神奇的“图章”》课件能获得什么收获?

  -学习了图章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技巧。

  -培养了动手操作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总之,《神奇的“图章”》课件是一款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的课件,通过该课件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三篇

  【#教案#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考网准备了《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三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春节贺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练使用动作补间、形状补间制作动画;

    2.学会使用渐隐渐显效果制作动画;

    3.学会给动画添加背景音乐;

  能力目标:

    利用FLASH制作完整的短片的过程;

  情感目标“

    懂得珍惜亲情、友情。

  教学难点:移动中心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作品,激情导入

  师:新年好,新年好,新的一腊悉年又来到了,辞旧迎新的时候,动手制作一张FLASH动画,为亲朋好友送上自己最真诚的祝福,(边播放春节贺卡动画)

  二、制作贺卡:

  1、制作四个灯笼:

    A.找一名学生读“我来做“第一段。

    B、学生动手操作,按书上内容试做。

    C、教师巡视,检查自学效果,进入点拔。

  2、制作灯笼摆动的动画:

  A.同桌两个人为一组,一人读,一人操作

    小提示:这一部分应注意移动中心点(有的版本称为“注册点”)到灯笼顶端,此时才能保证灯笼摆动时是以顶端为基点的,和实际生活中的一样。设置好各帧“灯笼”元件的旋转角度后,如果想让灯笼摆动起来,需要设置动作补间。

  B、教师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演示,检查自学效果

    C.教师点拔。

  3、制作灯笼变形为文字的动画

    A.学生观看课件(教师可把这里的操作录制成片断,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提示:灯笼变形为文字的效果时,设置字体为华文彩云是因为有些字体(如楷体)在分离后会变得模糊不清。

  “试一试”中制作空心文字图形可以让学生在新建的Flash文档中操作,或者在课后尝试。

  应使学生明确:要想实现文字的动态效果如变大、变小或变形,就需要先把普通的文字通过分离转化为图形,然后再处理。

    B.学生动手操作。

    C.找学生到前面演示。

  4、测试影片,观察效果

    5、欣赏学生作品。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观看对比影片,导入新课

  1、复习,观看学生上节课的作业

  2、欣赏教师作品(带音乐的)

  3、师问:观看这两个影片后,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二、完成上一节的内容:

    师:上一节课我们有的同学可能没有做完,现在给一点时间,把上一节课的内容完成一下。(上节课内容较多,可能有部分学生没有完成,时间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确定)

  三、制作空心文字并设计其渐隐渐显效果

    小提示:渐隐渐显效果是通过调整Alpha值来实现的,其原理为:Alpha是Flash动画场景中图形符号的一个主要属性,改变其值(0—100之间)便可肆局渗改变对象符号的透明度。如果给各关键帧上的对象设定不同的Alpha值,则该对象就呈现出动态变化的透明效果。

    A.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突出重点。

    B.学生动手操作。

    C.教师巡视检查。

  四、添加背景图片和音乐,并书写对亲友的祝福词

  1、学生网上搜索音乐:

    使用恰当的背景音乐和图片能烘托出Flash作品的整体效果,如歌曲《新年好》、鞭炮声或自己录下来的祝福语等。教师不必约束学生使用何种背景音乐,只要学生认为能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自己喜欢就行。

  2、书写对亲友的祝福词

  五、交流:

    制作过程中还可以增加什么样的效果,使贺卡更加漂亮。

    六、欣赏作品,提高创作激情。

篇二下雪了

  教学目标:

    综合使用引导线和影片剪辑元件制作出有关下雪情境的简单动画片。

  教学重点:巩固引导线的使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裂脊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

    学生欣赏动画片《雪孩子》的片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兴趣。

  二、动画制作:

  1、制作背景:

  A、学生自学课本P42“我来做”第一节“背景”

  B、学生动手操作

    要求绘制或者导入一幅背景图,这是学生发挥发散思维的一部分,可调动学生的想像力绘制不同的下雪背景图,可以山峰为背景,也可以小房子、树木、河流等等,由学生去自由发挥。

  C、教师巡视

  2、制作一片飘落的雪花:

  A、学生自学课本P43“我来做”第二节“制作一片飘落的雪花”

  B、学生动手操作

    要求:雪花的形状形态各异,不统一,关于雪花的颜色也可由学生任意发挥,鼓励创作,鼓励创新,建议让学生陈述自己想法。一个引导层上只画一条引导线,雪花的运动路线可有很大曲折度,但引导线不要交叉,上一节课太阳的运动是单一的曲线运动,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雪花与太阳运动的不同。

  C、教师巡视

  三、制作漫天飞舞的雪花:

  A、讨论:交流如何制作出更多雪花飘落的动画:

    可以添加更多的层,分别制作;可以逐帧画出更多雪花飘飘洒洒降落的过程等等。

  教材中是双击“雪花”元件,进入元件我状态,绘制更多的雪花。

  为确定每个雪花所在的位置,需要多次试验,以达到更好的动画效果。

  B、学生自学课本P43“我来做”第三节“制作漫天飞舞的雪花”

  C、学生动手操作

  D、教师巡视

  四、制作眨动眼睛的雪人

  A、学生自学课本P43“我来做”第四节“制作眨动眼睛的雪人”

  B、学生动手操作

    涉及到了影片剪辑元件的制作(这里用逐帧动画做影片剪辑元件)以及使用。

  C、教师巡视

    点拔:要注意雪人的眼睛与雪人脸部协调搭配。

    五、播放影片。影片剪辑元件虽然只有四帧,但却可以贯穿整个影片的播放过程,并不受主影片时间轴的限制,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影片剪辑元件的特点。

    六、全体同时播放,学生可下位欣赏。

  七、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篇三水中倒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灵活使用遮罩实现水波动画的效果;

    学会调整舞台大小的方法;

  能力目标:

    合理安排各元件在舞台中的位置,使动画优美流畅,培养学生创作美的能力。

  情感目标: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合理安排各元件在舞台中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课题:

    师:远处青山层林尽染,近处绿水微波荡漾,远山近影,相映成趣。(边放音乐高山流水),下面我们一起动手制作动画《水中倒影》

    二、制作动画,新授新知。

    1.网上搜索一张美丽的图片。

    图片可以选择群山,也可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花草,或者是自己的绘画作品。

    2.播放一段水中倒影视频或图片,观察其特点。

  水中的倒影有什么特点?

  2、制作倒影画面:

  A.导入图片:

    图片导入到舞台中,有很多需要进行大小调整才能与舞台相符。但是有些小图片在放大之后可能会变形或者不清晰,这时可引导学生去调节舞台大小:在舞台工作区右击选择“文档属性”,可通过调节“尺寸”所对应的“高”和“宽”的数值来改变舞台的大小;也可以将图片移到舞台的左上角,在“文档属性”对话框中“匹配”所对应的三个选项中选择“内容”(也可由学生尝试比较三个选项对舞台大小的影响,自主选择调整方法),此时舞台大小就是图片的大小,可提出问题“舞台这么大够用吗?倒影图片放在哪呢?还需要怎么调节呢?”,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将“高”的设置值放大2倍。

    舞台大小的调整也可在将“群山1”和“群山2”及“倒影”层中的元件的位置调整好之后再进行。

  B.制作倒影图片

    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将“群山2”中元件缩小高度,Alpha值设为90%的原因(因为水波流动,水中倒影看起来就会比实物的实际高度低一些,改变Alpha值是增强水波的明亮感),使学生了解一些水中倒影形成的原理,倒影与实际事物的区别。

    “倒影”层中的元件下移5个像素的操作方法,可以通过方向健,下移5次即可;也可以使用工具栏中的“选择工具”,将元件选中,下移5个像素(根据图形属性面板中的Y值可确定移动位置)。

  3、设置水中倒影的水波效果:

  A.教师演示:

    提示:第1帧处,“水波”元件的底端不能高于“倒影”图层中元件的底端,第40帧处,“水波”元件的顶端不能低于“倒影”图层中元件的顶端。因为“倒影”中元件是被遮罩物,要求“水波”元件由使至终的运动都必须达到将倒影完全遮住,但不一定要求两个元件对齐。

  B、学生动手操作:

  三、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四、交流:如何利用遮罩制作更加真实的水波效果

    制作结束之后,可组织学生谈一谈水纹波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栅格的宽度、帧频等),栅格的颜色是否影响波纹效果(不影响),第二个关键帧位置的改变将如何改变水波效果(第二个关键帧帧数越大,水波波动越缓慢)。

    五、共同欣赏优秀作品。

  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动画知识?

如何写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整个教学过程,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切实做到了:做中学,做中教。

    信禅手粗息化教学设计,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

    (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4)强调“协作学习”。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年级和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

    (5)薯祥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

  (1)突出创新

    课程模式应体现学科及教学内容的特色。教学的问题是什么,教学改革要解决什么问题要突出。

  (2)融合技术

    将信息技术合理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合理、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技术与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媒体与资源的内容,注重信息技术及数字资源的整合与运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问题及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实现最优化的教学贺镇效果。

  (3)应用理论

    教学设计应该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所有的理念要能落地,要能实际应用,而不是只是假借名头。

  (4)展示效果

    教学设计立意新颖、设计巧妙,适用于实际教学,能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达成教学目标,有推广性。

  陈述的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能用事实、数据证明教学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的范文模板

?pwd=upgx提取码:upgx

小学五年级(上)信息技术教的是什么软件

  什么地方的,地区不同,教材也有所袜辩脊区别的。

  人教版教材以ppt为主灶改。青岛版则涉及机器人(人工智能)告渗。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精选范文锦集2020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精选范文锦集2020

  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思维。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一:玩“纸牌”游戏

认知目标:

1、具体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2、掌握游戏软件的操作方法

能力发展: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素养:

1、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促进学生的个性思维

教学重点游戏中的各种移牌的操作方法及要领

教学难点游戏过程中的鼠标操作

  器材准备知识准备:掌握纸牌的规则。

  资源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引言答码导入

  我们使用纸牌游戏对鼠标的操作进行练习。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纸牌游戏

师(讲解并演示)启动纸牌游戏的操作方法是:

  (1)先在“程序管理器”窗口中双击“游戏”组图标,打开游戏组窗口。

  (2)双击“纸牌”程序图标,此时就打开了纸牌游戏窗口。

2、纸牌游戏的规则

  师(讲解):开始游戏时,在发牌区有一叠扣着的牌。

  暂存区摆着7叠牌,每叠上面有一张翻开的牌。

  在窗口目标区中有的四个目标空位。

  游戏就是要将所有的牌以花色为区别、从A开始、按从小到大顺序放到这四个目标空位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需要移动牌和翻开牌。

  纸牌可以移动到暂存区的牌上摞起,也可以直接移动到目标位上。

  移动到暂存区的牌叠上要求按照从大到小按照顺序、红黑相间的规则接在另一张的下面。

  只有以K开始的牌叠可以直接移动到暂存区中的空位上。

  当所有翻开的牌无法移动时,可以在发牌区发牌,寻找可以移动的牌。

  新发出的牌也可以按规则移动到暂存区或者目标位上。

  当所有的牌都按照花色区别、大小顺序移动到四个目标位上时,你就可以看到移纸牌成功的表演了。

3、用鼠标玩纸牌游戏的方法

  移雹誉动牌:正面朝上的牌通常是可以移动的。

  移动时用鼠标拖动牌到需要的位置。

  可以将牌移动到另一张牌的下面,也可以将牌移动到目标位上。

  翻牌:用鼠标单击要翻开牌的背面。一张背面朝上的牌就会翻开。

  发牌:就能当窗口中所有的牌都已无法移动时,用鼠标单击一下发牌区,可以开始翻牌。

  将纸牌快速移动到目标位上:用鼠标双击可以移动到目标位上的牌。例如:双击A,就可以使A快速移动到目标空位上。

4、重新开始

  师(演示):将牌局重新开始的方法是:单击“游戏”窗口菜单条下的“游戏”一栏。

  再将鼠标移动,单击“发牌”选项。

  纸牌游戏重新开始。

5、退出游戏

  师(讲解并演示):通常退出纸牌游戏,有两种方法。

  可以用鼠标双击纸牌窗口的控制按钮,退出游戏。

  也可以用鼠标单击纸牌窗口中菜单条的“游戏”栏,将命令选单打开,再选择“退出”命令。

练习:

  使用“附件”中的“纸牌”游戏,进行活动。

三、全课总结

你感觉到你的鼠标使用的更灵活了吗?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二:我的小鱼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的小鱼儿》选自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的《综合实践活动?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小鱼儿水中游”第二次活动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熟悉了“画图"软件的界面,并会使用直线工具、椭圆工具、矩形工具等绘制简单的生活标识,本节教材里的曲线工具、颜色填充工具、文字工具,既是对前一单元所学习的画图工具的补充和进一步的深化,又是为了能让学生创作出更加美观的、更有特色的个人作品而设的。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要求学生利用曲线工具、颜色填充工具、文字工具,设计一幅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的鱼儿的图画。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鱼儿从纸上“游"上电脑屏幕,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从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曲线工具、颜色填充工具、文字工具设计一幅小鱼儿图案作品

教学难点:曲线工具的使用

二、教法

  对于新的学习内容,关键在源举段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亲近感,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节课主要采取“情境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赏识教育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三、学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学生要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因此这节课我大胆尝试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操作,去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自主探索,小组协作等方式为主,力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发现,实践中创造。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课件展示美丽的海景图画和绘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画图软件的乐趣和魅力,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欣赏、赞叹之余,顺势提出:“水底世界”可真漂亮啊!尤其是热带鱼的优美的线条和丰富多彩的颜色更让人着迷,你想让你的小鱼儿也从纸上“游”上电脑屏幕吗?兴趣是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就可以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探求知识的氛围中。

(二)引导新知,掌握方法

(1)教学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鱼缸里的鱼的观察并绘画,已经知道画小鱼儿需要很多线条流畅的曲线。

  在画图软件中曲线工具在哪儿呢?学生自己尝试找到曲线工具的位置,对于有困难的同学,我提示:当鼠标指向工具图标的时候,会有对应的文字提示。

  然后讲解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并演示。

(画线段)选择曲线工具,移动光标至画布中曲线起点处,按下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至曲线终点处;松开鼠标左键,画面上出现一条线段;

  (拖弯)移动光标至线条要弯曲的部分,按下鼠标左键,沿着要弯曲的方向拖动鼠标,并观察画布上线条弯曲的情况。当对弯曲程度满意时,松开鼠标左键,线条上便出现一个弯儿。

  (定型)在原地再单击一下鼠标左键,一个弯的曲线就画好了。

  让学生自己尝试画曲线,我巡视辅导。

  学生练习画曲线的时候,我发现有几个同学用曲线工具画出了三种不同的曲线效果。

  对于他们的发现我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不同曲线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有了老师的鼓励,他们非常自豪,也乐于帮助其他的同学,而其他同学也非常想知道那么漂亮的线条是怎么用曲线工具绘制出来的。

  所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三:制作表格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在word中创建表格的方法。

  2.了解表格中的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行高、列宽这些基本概念。

  3.掌握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调整行高、列宽的操作步骤。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老师的示范演示的过程,能熟练掌握建立表格的步骤,提升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后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认知态度。

  3.通过作品展示,增强学生自信心,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word中建立表格,选中单元格、合并单元格,调整行高、列宽。

【难点】

  选中单元格、合并单元格。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课文《制作表格》主要是在word中制作表格,内容简单,但是流程较多,因此为了课堂整体性,可采用任务驱动法导入。为后面教学的语言具体,课程整体性强做好铺垫。

  【教师】同学们,植物园正在栽培一些植物,为了植物健康的成长,园方要求工作人员在每次工作之后要进行记录。

  大家看这就是工作人员的记录。

  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植物的名称和生长情况;记录员的姓名;还有记录的日期……

【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对,我们的工作人员非常认真负责,但是我们看这些记录写在word中显得特别的杂乱无章,那么应该如何整理这些记录才能既方便工作人员的记录也方便我们的观看呢?

  【学生】可以把这些信息整理成整齐的一列一列的。

  【教师】同学们想的非常好,整齐的列或行,其实就是利用表格的形式,那么怎么在word中制作表格呢?又应该怎么把相关的信息和格式调整的美观,方便记录方便管理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帮助他们制作一个表格吧。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观察探索表格插入表格方式

【教师】请学生观察教材中已有表格有几行几列?

【学生观察】观察结果:8行5列,但是第一行只有1列

【教师】那么如何在在word中建立一个这样的表格?同学们看菜单,猜想可能在哪个菜单下?

【学生探索】菜单中找:表格→插入→表格→输入行数、列数

2.根据教材探究合并单元格方式、选定单元格的方式

  【教师】教材中表格第一行只有一列,是由多个小格子合成了一个大格子,引出单元格、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概念、输入文字的操作方法。

【教师】请结合教材探究,合并单元格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学生】选中需要合并的单元格→单击右键→合并单元格。

  【教师】老师演示选定一个或多个单元格的方式,请学生总结步骤。

  【学生总结】把鼠标移到要合并的第一个单元格→按住左键向右拖动→到第五个单元格时放开鼠标。

3.调整行高、列宽的方法及鼠标指针的变化

  【教师】老师演示调整行高和列宽有哪些方法。让学生观察,鼠标指针有什么变化?

方法一,调整列宽:指针移到第1列与第2列之间的纵向表格,向左或向右拖动鼠标可以调整列宽;

  【学生观察总结】指针变成带有左右箭头的两条竖线:←||→。

方法二,调整行高、列宽:选中表格→单击右键→表格属性→分别选中行、列选项卡调整;

  【学生观察总结】选中表格时,鼠标指针变成十字箭头。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让同学们将已经插入的表格,调整为教材上样式的表格,并输入文字,调整表格行高为1厘米,列宽为适当大小(能显示全部文字)。并巡视学生操作,对于有问题的学员及时给予指导。

  【教师总结】挑出学生易错的难点问题:合并单元格不成功,分析错误所在:选择单元格时没能正确选中。展示优秀作品,增强学生信心。

环节四:小结作业

  2.作业:联系生活实际,找出word制作表格在生活中有哪些实际的应用。

四、板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三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是如何说课的?准备了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三篇】,供大家参考。

《制作贺卡》

教材分析:

  电脑教学的每一节实践操作薯搭课学生都非常喜欢上。在五年级学生学会了使用powerpoint软件设置背景、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文本框等一些操作技能之后,我设计了一节让学生学习制作贺卡的综合实践课。

  贺卡是学生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表达美好祝福的方式,它可以传递祝福、表示问候与祝贺,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制作贺卡不仅能让学生综合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识表达心意,还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后的自信与愉悦。

设计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主导,以自主探索为主线,采用“自主、实践、创新”为特征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愉快、和谐、宽松、平等的氛围中通过尝试、观察、分析、探究和实践后主动建构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教学目标:

  1、在powerpoint软件中运用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背景设计贺卡,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2、以任务驱动的形式介绍制作电子贺卡的数碰拿全过程吵袭,让学生体验、探究、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综合实践操作能力。

  3、通过分析和欣赏作品,使学生对多媒体制作软件有更深刻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作热情。

  4、通过动手设计和制作贺卡,发挥学生的设计才能和创意,并学会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贺卡中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背景之间的位置关系。

  难点:贺卡中各对象的色彩搭配和版面布局。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11张制作素材(春节中秋节国庆节教师节)100多幅

教学过程: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谈话、欣赏、分析)

二、任务驱动,实践探究(提问、尝试、归纳)

三、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动脑设计,动手操作)

四、展示交流,评价作品(展评、介绍、共享)

五、总结延伸,拓展提高(总结、巩固、延伸)

1、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新课一开始,我先和学生一起开心地交谈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来临时,以怎样的方式表达祝福,引出课题。接着我又和学生一起欣赏和分析了四张节日贺卡(春节、中秋节、国庆节、教师节)的主色调,内容及给人的感觉。

  春节贺卡主色调为红色,再配上黄色的艺术字,色彩搭配很和谐,给人以喜庆、热闹的节日氛围。

  中秋节贺卡以蓝色为主色,配以黄色的图片、艺术字,整个页面给人以爽朗、详和、秋高气爽的感觉。

  国庆节贺卡主色也是红色,以代表性建筑物天安门广场前鲜花簇拥,营造出一片欢腾、热烈的节日庆祝氛围。

  教师节贺卡上一束温馨的康乃馨,一杯浓浓的咖啡,配以清新淡雅的背景,表达对老师的问候与祝福。

  欣赏教师精美的贺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想自己动手制作贺卡的兴趣和欲望,因此我设计了欣赏精品贺卡这一教学环节。

  欣赏完这些精美的贺卡,我又出示了一张教师节贺卡,让学生仔细观察贺卡中都有哪些我们以前学过的操作内容?想想它是怎样设计的?让学生分析一张贺卡要包括的各个操作要素:图片、艺术字、背景、文本框。

  知道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

  分析这张贺卡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制作一张贺卡并不难,都是一些我们以前学过的操作内容,更加跃跃欲试,想很快就动手制作。

  这时我又设计问题:如果让你制作,你会分几步?先制作什么?让学生在头脑中规划制作贺卡的整体布局。学生回答后,我加以补充,并出示课件:制作贺卡的四步操作法。

2、任务驱动,实践探究

  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小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完成各个小任务的过程也就是制作贺卡的过程:页面设置-背景设置-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保存,在完成这些小任务的过程中,我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操作方法,并在边讲边操作的过程中探究,解决,尝试,掌握各个操作小任务。学生熟练掌握了这些操作方法之后,为他们后面独立完成贺卡制作做好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学生熟练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后,我将学生分成四组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制作素材分别制作春节贺卡、中秋节贺卡、国庆节贺卡和教师节贺卡。

  动手之前,我再一次让学生明确制作一张漂亮贺卡应该注意的事项:课件出示制作要求,同时要求在各小组中开展竞赛,看哪组的作品最精致、最有创意。

  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各小组同学在一起互帮互学,营造了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

  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伴随着课件出示制作要求的悠扬的轻音乐飘逸在教室的各个角落,优美的音乐声给课堂创设了更加轻松和谐的氛围,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把美好的祝愿运用贺卡的形式展现出来。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对图片东挑西选,心猿意马而浪费时间,结果许久仍想不出满意的贺卡设计稿图。

  对此,我把贺卡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介绍给学生,让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艺术的天地中驰骋。

  而在讲述方法步骤时仍可结合展示的贺卡引用加以示范。

  在实际设计中鼓励学生打破陈规,树立独创意识,精心设计制作出具有独创风格的,新颖的贺卡。

  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我会及时地走到他们身边,耐心指导,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体验成功后的快乐!。

4、展示交流,评价作品

  一张张作品制作完成了,尽管有些作品并不是十分的完美,但都是学生用心创作的作品,是学生思想的结晶,这时我让学生尽情地展示交流,讲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展示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从作品的色彩、版面、创意、审美几方面评价作品,使学生知道一张精美贺卡的标准,并评出的一组为设计组。课堂上,学生兴致很高,都希望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欣赏。

5、总结延伸,拓展提高

  在鼓励和表扬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优秀作品后,我又让学生欣赏了一张带音效和动画效果的贺卡,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激发学生将今天的学习热情持续到下节课。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总体上进行得比较顺利,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无论是课前的引入,还是中间的学生制作阶段,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而且课快结束时,每个同学都设计出了非常精美的贺卡作品,甚至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整个的教学过程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进行引导的新课程理念。

有趣的绘画工具

一、教材分析

  《有趣的绘画工具》是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下)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

  它是教材关于金山画王画图知识的初步认识,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金山画王中一些基本操作工具的运用,重点是掌握利用金山画王画板下的9种工具的基础操作及利用工具画图。

  新的工具的学习与使用,对学生充满着挑战,能够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求知与创作的冲动。

  正是这种冲动,也导致了学生内心理想与实际技能的不平衡。

  因此,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和创作的欲望极其强烈。

  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就是学生探究的动力和起点。

  基于此点,从信息课本身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学科课程整合理念,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各种工具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维能力,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拓展信息技术课,只教电脑操作狭隘的课程局面。

  争取把更多的信息纳入到我们信息课程体系中来。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发现美,感觉美,创造美。

  让他们在无数的失败中寻找成功,感受成功的快乐。

  从内容层面出发,对具备一定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等主要学习方式完成,同时结束教师适当个别指导。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画板下工具的操作。掌握对工具的综合运用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无数的失败中,寻找并且体验成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悉和掌握画板下9种工具的操作。

  难点:对油漆桶的正确用法。

四、教法阐述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

  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

  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

  设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工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

  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创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提高课堂40分钟的战斗力与生命力。

五、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分析体验---接受任务——合作探究——综合运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能力,训练思维。

六、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情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三)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情

  首先展示一个美丽的电子画展情境,展示的是一幅颜色多彩较为简易的作品小胖熊。

  让学生通过已有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评价,认识到电子画展中的作品,美丽而不复杂,让他们感到有成功的希望。

  这时教师抓住时机提出任务:画一幅同样的画。

  紧接着教师问:画这样的一幅图,你要用金山画王里的什么去画呢?学生会说:用笔。

  教师:到底用哪些工具呢?都是我们今天探索的内容。

  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提出明确的任务,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本环节分两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选择画板下面,多种不同的工具,不同的颜色去画小胖熊。

  1、同桌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有问题一起讨论,或问老师。

  2、交流评价学生作品,教师肯定学生的成绩。

  着重汇报学生对工具的选择使用,如铅笔、喷枪、麦克笔、刷子、橡皮等。

  针对学生的汇报,教师则加以适当引导,并提出问题。

  比如:用刷子画小熊的身体,一不小心刷得太多了,怎么办?如何去克服?这样就顺其自然带出了,对笔头粗细的用法和橡皮的用法了。

  3、克服难点,在学生汇报到如何画背景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尤其显得重要。

  可让学生体会到背景很大,一笔一笔地画,太麻烦。

  在选用了油漆桶时,则注意让学生观察界面的变化,有出现了三个椭圆形按钮和正方形按钮。

  这时,让同学们再动手试试这四个按钮的作用。

  再汇报结果。

  特别强调,用油漆桶也可以用各种图案作为背景。

  4、查漏补缺。在画小熊的过程中,哪些工具还没用到的?同桌合作试试看,会用吗?

  5、汇报这些工具的用法。

  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整合美术、信息技术两大学科。

  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在不断的失败中寻找和体验成功,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

  同时使用优越有效的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所特有的激励制度,为任务驱动法注入又一推动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

第二层次:

  1、教师指出学生画面内容的不协调性,结合学生已受过的美术教育,展开想象。画出更加美丽可爱的小熊,特别是背景。

  2、学生自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为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操作技能比较熟练者为A等,操作基础薄弱者为B等,A等学生可让其充分自主学习,B等学生教师可适当进行个别指导。

  )。

  3、集体讨论交流、评价,优胜者发放奖品。

  分层教学的运用,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即分层教学的策略和效果)。

(三)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各自选择几种自己喜欢的工具说说其中的用途。

  (2)教师帮助学生输理知识,归纳总结。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七、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两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学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师的讲授作用与引导、启发作用。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利用网络学习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4、在体验感受中学习。

  这节课中很“放”地让学生探究工具的用法,在探究中,学生肯定会有许多失败。

  正是在失败中,找到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分层教学的实施。

  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

  (不同对象分别对待)。

电子贺卡

中国地图出版社五年级信息技术第五单元第八课

一、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他们把信息技术很好地融入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

  所以我们上任何一堂课都要时时记住“信息技术”这个大背景,完全照本宣科是背离“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特征的。

  《电子贺卡》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五年级信息技术第五单元第八课的内容。

  教材以主题的形式呈现word的各个功能。

  本节课是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内容和形式的重组。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中的文字输入,文本修饰,查找与替换,等操作,教材适时的安排了插入图片和文本框的内容。

  这些操作在Word应用中非常基础而重要,掌握这些操作对后续Word知识和其它。

  软件中文本处理的学习是很好的铺垫。

  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来看,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为掌握知识而教,会造成学生处理信息的盲目性,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这样在体现学科特征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以及教会学生会学习是重中之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word中运用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进行综合处理问题的方法。

  (2)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综合实践操作的能力。

  (3)发挥学生的设计才能和创意,并学会评价作品。

  (4)通过交流评价,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有自己特色的贺卡,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文档中插入各种不同的对象,如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感受学习用Word软件来制作电子贺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在获得用WORD制作电子贺卡知识的同时,体会在word中综合文字、图片等的处理效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2)使学生对“字处理”软件的功能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贺卡中图片、艺术字、文本框之间的位置关系。

  2.插入对象(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的格式(色彩搭配、位置摆放)设置。

二、教学方法

  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来看,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为掌握知识而教,会造成学生处理信息的盲目性,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这样在体现学科特征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以及教会学生会学习是重中之重。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想学。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特别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入语,让学生真正想学。

  我在导入时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接下来展示几张与同龄人制作的电子贺卡,我看到了他们脸上惊喜的表情,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真漂亮!”运用激励机制,展示同龄人的作品,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这些贺卡漂亮吗?哪里漂亮?”学生在回答中自然地明白了漂亮的贺卡该是什么样的!“想不想自己做一张漂亮的电子贺卡?”“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我在讲授新课时,采用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方式再次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技能,让学生学会学。

  激趣导入后,我没有马上告诉他们用word2000制作电子贺卡的步骤,而是有意识地大胆地让学生根据现有的贺卡,讨论思考要做一张贺卡需要有那些操作,进行构思。

  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自主获得知识技能,实践证明这样设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这样也让学生明确任务。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同学在操作的过程中只要碰到了问题,就马上问同桌或老师,所以现在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如果在自己不能解决问题,就请教同桌和老师。

  我相信长期坚持,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有帮助。

  另外我认为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抓住教学契机,有意识地发现学生的优秀作品,便于课堂后段进行展示。

  (三)、鼓励创新,尊重学生个性,培养信息素养。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去构思再操作;把教学过程分为“五关六将”并“暗下埋伏”;让没有做完的学生继续做完,已经做完的学生就开动脑筋,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贺卡做得更加精美。这样一来,给学生明确本课主要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能够较好的记住了“保存”这个学生经常忘记的操作;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了不同的任务,鼓励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制作步骤的基础上创新操作,在作品中体现出自己的个性。

  我认为要维持学生在课堂上45分钟的学习热情,就要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不断修改创新,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挥能动性。

  操作结束后,展示学生作品,我展示了优秀作品,也展示了做得不那么精美的作品,让学生互评,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互相学习,既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又主动发现了别人作品中的闪光点,看到了自己和别人想法的不同,这再一次激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是一个学习过程。

  此时再让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贺卡,让他们不仅仅学会了这节课要求的技能,还使学生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了word2000中的一些知识。

  这一个环节使学生的思路开阔了,也更加愿意尝试操作了。

  我认为展示学生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让学生享受小成功,老师同学都没有取笑做得不好的作品,而是提出自己的意见,淡化了学生失败的感觉,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

  最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了创新意识。

  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我觉得我还可以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例如怎样在贺卡中加入音乐等,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